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一次讨论
Li先生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不能在BBS上使用中文,故发来电子邮件,就我的论 文提出商榷,特答复如下。 考虑到其他读者也曾提出类似问题,所以将来函和答复贴在BBS上,请Li先生 和其他网友指教。 (英语是Li先生的来函,中文是我的答复) -------------------------------------------------------------------- Huang Ji, I read a couple of your articles on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首先感谢你阅读和评论拙作。 For example, you argue that if workers work
"independently", the physi- 我也是这么理解的,请注意我强调的是“独立劳动”和“共同劳动”之间的比较, 共同劳动的主要特征是协作、分工和使用大机器,而不仅仅指为资本家劳动。 当然,我应该更加清楚地加以说明。谢谢你的提醒。 但是我觉得这并不影响我的结论。 When Marx tried to explain exploit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the 这我不能同意。既然独立劳动和共同劳动之间的主要区别是生产条件(物质的 或者技术的),那么我们在研究两者在价值生产上的差别时怎么能够不考虑 生产条件呢? 如果说我的研究还有点意义的话,那么考虑生产条件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For the latter does not matter so far as the 请注意,我想证明的是,剩余价值不是资本利润的唯一来源。这个资本是一个个人 (资本家)的还是劳动者自己组成的集体的,并不重要。 所以恰恰相反,生产关系并不重要,倒是生产条件非常重要。 马克思不考虑生产条件实际上就是忽略了生产条件的影响。这本身没有错,但是不 能把由此得出的结论用于生产条件的影响绝对不能忽略的工业生产方式。 由于在农业生产中,独立劳动和共同劳动的生产方式、效率基本相同,之间的差异 可以忽略,所以我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即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收益完全 (请注意这个“完全”)来自雇用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在农业社会基本上是可以 成立的。但是在工业社会,不能成立。 请注意:我并没有否认剩余价值可以增加利润。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是资本利润 完全(请注意这个“完全”)来自对雇用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Nobody (“Nobody”一词似乎有“马克思崇拜”之嫌。) 正如我在论文中所说:马克思对工业的理解非常深刻,可是他是在已经建立了剩余 价值理论的框架、确定利润完全(请注意这个“完全”)来自剩余价值以后,才开 始考虑协作、分工和大机器的(请见《资本论》第一卷目录)。 马克思有一个特点,很多东西他知道,甚至就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但是他不用,因 为和自己的论述有冲突。除非有助于说明自己的观点,他才使用这些概念。 例如,为了表明工人单独劳动和共同劳动在价值的生产上没有差别,他在讨论商品 价值和劳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时,没有使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结果得 出结论:“商品价值和劳动生产力成反比”,这不就是说,一个人的劳动生产力越 低,他生产的产品价值越高吗? 但是他没有忘记提醒读者,在可以用铁锭纺纱的地方,如果资本家使用金锭的话, 消耗的生产资料只能按照铁锭的价值计算,因为棉纱的价值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计算。 As for the organizational role of the capitalist,
which you emphasis a 对不起,我强调的是资本家承担了投资风险。大家为什么都像不食人间烟火一样, 总是看不到有人承担风险对普通大众的好处?正是因为有人承担投资风险,购买了 那么多机器,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使商品的成本、进而价格大大下降,我们每 个人(当然包括工人)都买得起。 我们可以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一台电脑,可是谁去想过电脑价格降低到这个程度, 投资者投入了多少资金、承担了多少风险? 既然资本家可以发大财,为什么大家不去做资本家? 现在做资本家不需要很大的原始资本。我们都可以上网,为什么不也搞个yahoo? Marx once said, it's not because the capitalist is the
commander of 管理属于脑力劳动,我不打算推翻定论。 As for your worry that since Chinese economics does
not pay enough 你谈了中国的经济学家,那么广大的人民在想什么呢? 不妨站在任何一个报栏前听3分钟,或者乘一次公共汽车。他们在说:“还是毛泽 东时代好”。人民常常是健忘的。他们在把大量食品塞入冰箱的同时,埋怨价格太 贵了。他们早已忘记了凌晨三点钟排队买菜、用砖头和篮子占位子的经历(我祖母 就是这样做的)。我小时候,为了购买计划豆腐和食糖,必须排大半天的队。整个 “向阳院”的人围在一起看一台黑白9英寸电视机,下午两三点钟就有孩子到烈日 下来占位置。邻居一位大学教授自己用5英寸绿色示波管装了一台圆形屏幕的“彩 色”电视机,全家看得津津有味。这些经历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要知道,1949年以来,学校里面只教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现代西方经济 学只引进了几年?即便如此,还有人不断提醒大家:讲授西方经济学不能述而不 批,或者批而不透。只要看一下中国的经济学刊物,或者看一下BBS上对我的论文 的反映,就可以知道马克思的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如果统计一下,我 相信中国大学里的经济学教授至少一半以上仍然信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我们不能忽略“沉默的大多数”,而只把眼睛放在少数经济学家身上。 至于东南亚经济危机之类的问题,一是有很多人在研究,二是天塌下来还有个子高 的人顶着;最主要的是我根本不懂。
我认为,马克思的学说在中国最大的副作用是: 根据他的理论,资本利润的全部(而不是部分)来自对工人的剥削。因此,中国人 患有“资本主义恐慌症”,连支持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也在说:“要暂 时容忍剥削”。社会上已经富裕的人担心二次土改,宁肯把财产挥霍掉,或者转 移到国外去,而不是进一步投资。我们一方面在积极引进外资,另一方面却在积极 吓走内资。一样赚钱,为什么不让中国人自己赚?
我的研究就是要证明马克思错了,即:剩余价值不是资本利润的唯一来源。 我认为,我们一方面应该消除利润完全来自剥削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要加强法 制,保护工人权益,同时打击非法致富。
我受到的教育教导我,在学术上没有没有意义的课题。这也是我研究剩余价值理 论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要感谢我受到的教育,它们至少使我知道: 1,再伟大的人或者理论,也不是不可以碰的; 2,再伟大的人也会受到所处时代的限制; 3,再伟大的理论也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细节构成的;不要被争论对手往大里说迷惑 住。 4,不要怕伟人或者伟大的理论; 5,伟人最欢迎别人 study (“研究”,而不仅仅是“学习”)他们的理论。 (出此语是因为有人质问我“你以为你是马克思的对手?!”我当时的回答是: “我为什么不能做马克思的对手?”)
再次感谢 Li Minqi 先生来函指教。
黄佶 1998年9月17日于上海 |
1998/6/2